更多案例
互联网环境下文创设计的创新探索

1.把握市场动向,开拓文创设计领域 

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文创设计既需要准确把 握市场动向,又需要在薄弱领域均衡发力,以促进文创设计充分发展。文创设计涵盖文化场馆、非遗项目、文学艺术、休闲娱乐等方面,文创设计的热点与盈利点不可能只存在于动漫衍生品和游戏衍生品中,近年来,以博物馆为代表的“国潮”文创走红之前,也曾 经历了漫漫长夜,也曾被消费市场拒之门外,一旦精准把握消费群体的需求与心理,同样可以在竞争激烈 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设计主体应认识到文创设计是满足客户需求的活动,更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市场中大量文创设计陷入平庸无趣、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大多是因为产品本身对用户的需求满足和价值创造并不到位,而非产品领域缺乏商业价值。因此,文创设计主体不妨将目光投放到旅游文创、建筑文创、图书文创等洼地,依靠先入优势在此类领域创造新的奇迹,也避免在传统领域或成熟领域过度竞争。

设计主体应深入思考旅游文创产品与旅 游纪念品之间的本质区别,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深入分析其实际需求和消费心理,在创意研发层面投入更多资源,推动文设计的精细化发展。


2.探索集群创新,重塑文创设计业态 

促进文创设计集群创新,目的不是为了扩大文创设计的团队规模,而是在更加合理的设计分工与利益分配下,有效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文创设计领域有序发展。

一方面,要加快建立跨区域、跨领域的文创设计行业组织,通过行业组织构建文创设计秩序、 凝聚文创设计共识,促进集群成员改变文创模仿的设计乱象,转而以服务设计创新为追求,避免行业内部 陷入产品同质化和客源争夺的不良竞争局面。与此同时,要加强文创设计集群的内部分工。在集群模式下,各设计单位和营销团队应根据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选择文创设计产业链合适的节点位置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将市场调研、客户响应、设计实施、推广营销等工作模块进行专业细分,以构建彼此关联、相互协调的高效文创服务模式。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与支持作用。政府在文创设计集群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动员、鼓励头部企业参与其中,引导优势企业在设计创新方面发挥示范作用,通过财税补贴、资金支持等方式缓解集群创新压力,以激发集群创新潜力、营造集群创新氛围。同时,完善文创设计领域 “产学研”平台,使企业投资、高校人才培养、设计机构研发能充分对接,各方合理利益能得到有效保障。着力推动文创设计领域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通过强化产权保护和维权支持提高社会创新积极性。


3.强化数字应用,延伸文创设计价值 

互联网环境下文创设计的数字化应用,需通过加强应用转化和拓展应用范围发挥其创意价值。就应用转化而言,文创数字产品设计追求提升用户体验无可厚非,但要注重通过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提高营销转化水平,间接发挥数字文创产品的 经济价值。一方面,要注重数字文创产品的内容展示。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高速传播,公众阅读的快速化、碎片化倾向明显,产品内容应尽量简洁明了、丰富立体,以对受众形成有效吸引。另一方面,要注重数字文创产品的营销链接。


非应用性数字文创产品 以展示功能为主,对文创设计及相关产品线能够起到宣传推广作用,因而需打通产品展示与营销体系之间的通路,使数字产品与社交网络、在线营销、线下场景建立广泛关联,增强文创数字产品 的传播与互动能力。就应用范围而言,除常规的程序应用、终端游戏等设计方向以外,数字文创产品应充分体现其文化价值。例如,博物馆藏品在历史背景、文化积淀的双重加持下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在稀缺属性下更具收藏和投资意义,而以实物形态为依托的文创设计,始终是可被复制甚至量产的批量产品,对于资深文化爱好者的吸引力有限。因此,文创设计可依托文化资源开发虚拟数字文创产品,通过区块链技术为每项产品赋予唯一编码,使数字文创产品具备标识性与独特性, 在网络虚拟空间赋予数字文创产品观赏、收藏及流通价值。


4.拓宽推广渠道,提升产品营销能力 

文创设计获得市场认可、实现盈利是其设计成功的标志之一,而推广营销对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创设计需努力拓宽推广渠道,有效提升文创产品的营销能力。

首先,文创设计要根据目标客户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例如,面向年轻群体的文创设计可采用线上销售模式,以契合目标群体的网购消费习惯;而 “文创+旅游”“文创+建筑”等附加功能突出,或目标客户较为多元的文创设计,则应补充线下营销渠道拓展消费场景。


其次,文创设计要构建立体化推广渠道。文创设计除了要在销售平台做好产品宣传以外,还应通过短视频平台增强产品推广,同时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与粉丝交流互动,在大型问答社区和门户网站开展新品发布、销售预热等活动,构建广泛覆盖、立体多元的推广及营销体系。


此外,文创设计的宣传营销还可通过创新产业模式实现。以当前较为火热的“文创众筹”为例,创意方在众筹平台发布创意项目、发起资金众筹,参与者通过众筹平台资助文创项目、见证创意成长,这是一个筹集文创资金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创项目收集意见、不断完善的过程,还是一个持续宣传、积累用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