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案例
高价值“超级 IP”的维度细分模型

“移动互联网 + 泛娱乐 + 新媒体”相融合的跨界时代,“超级 IP”的经济价值得到业界一致认可,IP 产业也成为资本者进行掠夺厮杀的主要战场。从目前现状来看,中国的许多企业在 IP 产业市场中盲目扩展,“超级 IP”商业价值的识别判断也缺乏一定的评估标准。因此,如何判断一个“超级 IP”是否具有高价值属性、进而实现对其价值变现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评估一个 IP 是否具有“超级 IP”价值属性,可以用以下维度模型来甄别判断。从下图可看出,维度越大越深,价值就越高,价值变现就相对容易。


1、内容体

“超级 IP”如何获得粉丝(消费者)追捧?在“内容为王”的背景下,IP 体才可能成为“超级 IP”。内容 IP 能获得成功是基于此 IP 内容的优质性,具有发展潜力和衍生价值。优质内容须具有衍生性、影响力、传播力三大特性,它们之间相互融合、支撑,最终让 IP 内容价值变现。优秀 IP,其变现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产业链贯通的过程,当某一 IP 在其所在的领域崛起,要变现就要将其衍生到其他领域,再进行二次、三次的创作,进而从一个 IP 发展成一个 IP 体系,从一个品牌发展成一个品牌集群。


2、人格化

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没有人格化的创新内容体系建设,就不会有超级 IP 流量的形成。当“超级 IP”的内容体同时具有人格化温度、亲近、辨识度时 ,它将变得具有强烈的识别性和稀缺性。当 IP 人格化后将自带势能,拥有连接粉丝集聚流量的能力,形成人格化 IP 的持续进化。人格化“超级 IP”,必须具有标志性风格、标签、传播载体、话题等几大要素。


3、亚文化

亚文化是以 90 后、00 后为代表的青年新生代集兴趣、圈子、凝聚、生态、规模的文化圈层。青年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和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或支配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的附属性文化方式,体现了青年人特有的反抗、冲突、另类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惑。“易观国际 & 腾讯”对 80 后、90 后在文化、时政、社会民生、科技、娱乐五方面调研数据显示了他们的诸多认同差异,尤其是在娱乐消费与关注数据上,80 后占37.4%,90 后则达 56.1%。行业界预测未来 10 年内,亚文化相关的文化概念产品及其受众将呈爆发性增长态势,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亚文化青年将成为文娱消费主力军,粉丝经济成为具有潜力能量的经济力量。

亚文化是青年粉丝圈层的定向群体,他们可以在亚文化的文化认同下,将具有亚文化特点属性的 IP 体(影视、音乐、游戏、文学等)进行情感寄托、情感宣泄、意见表达、个性彰显的自由转换。因此,亚文化是“超级 IP”维持长久生命力和形成庞大规模营收效益的重要内核之一。